作者: 盧文聰
香港大學電子商貿及互聯網工程碩士校友會副會長
數碼港創業學會主席

21-03-2022

隨著非同質化代幣(Non-Fungible Tokens, NFTs)越來越受歡迎,不論是成年人,學生,甚至退休人士都對這種新興虛擬資產感興趣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非同質化代幣的背景,特性,和應用場景。



要了解非同質化代幣,首先要了解非同質化資產(Non-Fungible Assets),和代幣(Tokens)的概念。同質化資產(Fungible Assets)泛指可以互相替代和兌換並具有同等價值的實體資產,例如法定貨幣。我們可以隨意將港元以等價兌換成其他貨幣,互換過程中不會蒙受經濟損失(在此可忽略交易收費)。再舉一例便是黃金,我們以
市價購入一條足金金條,金條可以隨時以市價換成港元或其他貨幣,這些都是同質化資產的例子。而非同質化資產是不能夠直接互換的資產,例如藝術品或者收藏品。它的價值是由買家給予的,每一項藝術品或者收藏品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,並不能夠直接互相等價交換。

踏入數碼網絡年代,虛擬資產開始出現,同質化虛擬資產包括虛擬貨幣,例如比特幣(BTC),以太幣(ETH)及其他各種加密貨幣,它們都具備互相等價交換的特性。而非同質化虛擬資產的例子,例如一些以數碼形式製作的藝術品,包括數碼照片,數碼音樂,數碼影像等。由於上述數碼藝術品只是一個數碼檔案,用戶可以很容易自行複製,最終無法辨識真實的原始作者,因而令數碼藝術品沒有收藏價值。代幣(Tokens)的出現就為數碼藝術品提供了一個技術方案,
讓數碼藝術品變成實體藝術品一樣,具備稀少性和唯一性,從而讓數碼藝術品與實體藝術品一樣變得有收藏價值。而代幣是虛擬貨幣的一種,應用現成的區塊鏈(Blockchain),及智能合約(SmartContract)來進行帳簿的記錄。例如去年熱議的柴犬幣(SHIB)便是應用以太幣(ETH)的區塊鏈為基礎的代幣。而代幣亦有分為同質化代幣(Fungible Tokens)和非同質化代幣(Non-Fungible Tokens,NFTs)。同質化代幣是可以互相替代和兌換,例如不同用戶各持有一枚柴犬幣,不同用戶的柴犬幣本身並沒有任何區別,它們是具有相同的質量和價值。而非同質化代幣,具有不可分割,獨一無二等特點,與藝術品的屬性一樣。由於它們之間無法相互替換,所以稱為非同質化代幣。而另一個特性,就是同質化代幣可以被分割成很多份交易,而非同質化代幣是不能被分割交易。近日由藝人余文樂推出,發售不到 2 分鐘即宣告售罄並以史上最快時間登上 OpenSea 首位的 ZombieClub Token 便屬於非同質化代幣(Non-Fungible Token,
NFT)。


結合區塊鏈的特性,使非同質化代幣成為虛擬資產擁有權的有效憑據,從而令數碼藝術品變得有價值。數碼藝術品的創作者可以把作品以獨一無二的非同質化代幣出售,取得實際回報,而買家作為新的擁有者的紀錄亦會寫進在區塊鏈中。由於非同質化代幣獨一無二的特性,讓數碼藝術品的擁有權變得有經濟價值,這正是非同質化代幣在數碼藝術品市場逐漸普及的原因。總括而言,非同質化代幣的意義在於為虛擬物件資產化及提供流通性,同時為數碼資產的價值提供了一個新的定義。非同質化代幣結合區塊鏈技術,除了可應用在數碼資產之外,實體資產亦可以通過非同質化代幣把資產數碼化,並將擁有權寫進區塊鏈上而進行交易。隨著數碼化技術的應用越來越普及,可以預計非同質化代幣的應用場景也會隨之而增加,最終可望變成虛擬資產擁有權的標準憑據,在將來更有望成為元宇宙經濟下的基礎投資工具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